孩子在0-3岁处于大脑发育、身体发育、听觉语言发展最关键时期,可塑性最强,也是儿童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构建了丰富的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交流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语言发展的顺序
注意词汇与句子难易程度的递进,任何学习都是由易到难的。初期我们要多多输入一些初级词汇和简单句子,后期就要注重一些中高级词汇和复杂句型句子的运用,比如初期我们肯定先教孩子“水杯”“哭了”“漂亮”这样的词汇,后期才有可能给孩子输入“玻璃杯、保温杯”“伤心、难过”“美丽、五彩缤纷”等等这样的词汇。我们也不会对着一个刚开机一两岁的孩子说“我来给你解释一下,这个操作顺序是怎样的?”,我们要说“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该怎么玩呀?”当然,当孩子的听觉语言达到足够的水平,就可以进行前者的输入。
2.等待与鼓励,不要给孩子过多的替代
在孩子表达意愿或讲述时,由于语言掌握不流畅,可能会缓慢或停顿,甚至以动作代替语言。我们不要着急替他把语言补充完整,要鼓励、引导孩子尝试用口语表达出来,要给孩子足够等待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可以慢慢的修正错误,建立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
3.语言注重的是理解运用,不是表演
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会背了几首古诗和儿歌,更多在于该如何灵活的运用语言,在实际生活中满足孩子的生活需要。所以我们要为孩子创造更多参与生活的机会,鼓励孩子在生活中勇敢的表达,而不是在别人面前去背诵和表演。
4.要注重理解,多问一问,而不是模仿。
模仿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必经阶段,但是只停留在模仿的阶段,绝对不是学习语言的目的,从模仿到运用,这之间是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多层面的进行提问,多问一问孩子,可以更好的了解孩子理解语言的状况。
在生活中,家庭成员要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进行简单的问答交流,让他逐步体会交流的角色和意义。当他开始使用语言交流而不只是模仿时,语言能力将会要出现一个较大的飞跃。
5.多引导孩子思考与交流
在和孩子对话交流中,我们尽量减少测试性的语言,比如一些是非问句,这些问题只能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但不利于交流和思维能力的促进。我们可以多问一些发散性的问句,如“你今天去哪里了?他为什么生气了?有什么办法可以……?”等问题,这些问题给予孩子思考和选择的机会,有利于语言、交流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6.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不要过多的纠错。
很多时候孩子还没开口说话,我们就告诉他这样不对,那样错误,久而久之孩子就丧失了自信与表达的欲望,不要经常打断孩子的话,这样做会打击孩子交往的积极性,使得他不喜欢或惧怕口语交流。当孩子出现错误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声学强调重复示范给他听就行了。另外,一些语音错误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具体状况,不要要求尽善尽美,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焦虑和压力。
教学点:80个 人气:258
教学点:80个 人气:187
教学点:80个 人气:158
教学点:80个 人气:145
教学点:80个 人气:110
教学点:80个 人气:759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0909-044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康语儿童语言康复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