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是从寻找中国问题的症结入手的,他认为文化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中国的前途将以文化为依托。
(二)乡村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1.乡农学校的设立
1929年,梁漱溟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设农村组织训练和农村师范两部,培养基层政权人员和乡村教育人员。
1931年在山东邹平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培养乡村服务人员和实施乡村建设的试验区。1933年3月山东省政府划邹平、菏泽两县为县政建设实验区,兼乡村建设实验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两县政权合二为一,由县政府下发办学公文,在各区组织乡农学校校董会,开办乡村学校。
乡农学校分为村级和乡级两级,从教育程度上分,文盲和半文盲入村学,识字的成年农民入乡学;从行政功能上分,村学是乡学的基础组织,乡学是村学的上层机构。乡农学校的组织结构,按照农村自然村落及其行政级别形成。原则有“政教养卫合一”、“以教统政”、“学校式的教育与社会式的教育融合归一”,在乡农学校中成立儿童部、成年部、妇女部和高级部,其中尤其重视成人的社会教育。
根据我国传统文化的“乡约”,梁漱溟效仿古人,编写了《村学乡学须知》。立足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发扬,而将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等问题都通过道德教育来实施,乡农学校成为实施基地。
2.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
乡农学校的教育内容从识字、唱歌等最“平淡”处入手,课程分为两类:一类是各校共有的课程,包括识字、唱歌等普通课程和精神讲话;另一类是各校根据自身生活环境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乡农学校所有的教育内容强调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乡村教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探索拯救中国的“第三条道路”。他提出“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假说,但是无视中国当时客观存在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持反对态度,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但他认识到中国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并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社会的改造,是有识之见。他身体力行地深入农村进行乡农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些都值得肯定。
教学点:4个 人气:136
教学点:4个 人气:125
教学点:4个 人气:107
教学点:4个 人气:100
教学点:4个 人气:96
教学点:4个 人气:8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咨询电话:400-0909-044
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404号
以上信息知识产权归“昆明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所有,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如有侵权或投诉,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