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者培训 发布时间:2022-01-24 15:33 阅读量:40
每一位新上岗的学校社工,都会面临既要融入新环境,又肩负着巩固前任打下的专业基础的使命, 难度可想而知。根据服务测评和反馈, 除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也有很多问题和期待亟须社工去应对和回应,尤其是在社会工作宣传和服务关系的建立方面。
提示一:塑造专业形象
根据以往服务对象对社工的评价,可看出学校社工在工作中都塑造了积极正面的形象,例如温和、友好、耐心、有趣、考虑周到等。这些既是对个人的评价,也代表对社工的印象。而在对社工认知度依然不高的现阶段,服务对象对一个学校社工的评价很可能代表着其对整个社会工作职业和专业角色的认知。因此,社工在进驻学校的第一天就要明白自己的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还代表机构和行业。此外社工还需思考要树立怎样的专业形象,以及如何在工作、服务过程中体现和实现。
提示二:营造宣传氛围
新社工在入校初期或年度计划中应有详细的宣传计划,包括宣传目标、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效果评估等,通过宣传让服务对象较快地记住社工,了解社工的功能, 信任社工的角色,认可社工的服务。例如运用个性化的自我介绍和海报, 举办社工服务成果展和走近社工茶话会等。同时,也建议学校社工所属机构能够在宣传方面做整体的规划,便于整体形象的打造。
提示三:加强个案宣传
因为小组、活动服务的对象较多,且社工在开展小组、活动时也会通过文字海报等方式进行招募宣传,因此很容易让服务对象形成“社工是开展活动”的印象,忽略了社工的其他服务方法,少了一些选择或主动求助的机会。因此建议新社工入校初期即可努力向学校争取社工宣传空间,全面介绍自己和社会工作,并对家访、成长计划、个案等个别服务方式进行重点宣传,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增加个案服务对象的来源途径。
提示四:清晰角色定位
从以往的调查反馈中可看出,大部分服务对象认为社工和心理老师角色差不多,社工存在的价值难以凸显。因此,建议新社工在自我宣传时可专门向服务对象介绍社工与心理老师的差异,同时在具体服务过程中也要真正发挥出社工不同的介入手法和资源链接整合等功能。
提示五:引导称呼得当
新社工要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首先在称呼上就应慎重, 虽然社工的服务地点是在学校,但社工始终是专业服务人员,角色有别于所有教职人员,且工作目标本身也与老师有较大的差异,不应为了开展工作方便,以老师的身份介绍自己或默认服务对象对自己称呼“老师”。在称呼方面要区别于学校其他老师等角色,注重对社工自身的宣传,例如称呼X 社工或社工哥哥、姐姐,逐渐加强学生对社工的印象。
提示六:强化求助意识
大部分学生表示不习惯找别人说自己的心事,背后的原因值得社工去深入了解。社工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其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支持资源,资源能如何使用,使用资源对其有何意义, 需要社工去进行一些宣导,让有潜在需求而不习惯求助别人的对象能够在真正有需求时懂得善用资源。
提示七:走近服务对象
在过去的经验中,服务对象较少求助社工,而选择比较容易接触到的家人、同学、朋友这些群体。可见社工如果要让服务对象有意识主动找自己,也需时常出现在他们的身边,加深印象,给其创造更多接触和寻求帮助的直接机会。
提示八:匹配学生时间
社工的工作和服务时间安排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服务对象的感受和服务成效,在入校初期社工需要接触大量服务对象,进行需求调研, 详细了解学生的在校生活、学习时间规律,合理安排时间与学生接触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