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路问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0 阅读量:5
近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榜单揭晓。据公告,共有59项自然科学奖、52项技术发明奖通用项目以及13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成功入围,总计243项通用项目荣登榜单。
此前,因政策调整及其他原因,国家三大奖在2021年、2022年曾暂停申报。历经两年的沉淀和积累,今年的三大奖评比可以说是“神仙打架”,汇聚了众多优秀项目,评选难度可想而知。
小编在这里统计了2023年度国家三大奖通过初评的项目中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情况。其中,清华大学以13项的成绩位列第一,西安交通大学8项位列第二,华中科技大学7项位列第三。(数据均为小编手工整理,如有疏漏敬请指正,其中高校附属机构为第一完成单位的未计入统计。)
清华大学位列第一,众多高校榜上有名
在国家自然科学奖中,浙江大学、燕山大学分别有1个项目的初评建议等级为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中,清华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分别有1个项目的初评建议等级为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分别有1个项目的初评建议等级为一等奖,成果喜人。
总数上来看,在147项以高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通用项目中,除了斩获前三的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分别有5个项目通过初评;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分别有4个项目通过初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分别有2个项目通过初评。
开启“地狱模式”,部分项目面临淘汰降级
不过,以上结果仅仅是初评通过的项目,还没到最终见分晓的时刻。2月,国奖办公布受理的提名项目达到了1400项左右,其中通用项目实际受理1216项,专用项目受理160项-180项,经过筛选淘汰,到通过初评的仅301项,其中通用项目243项,专用项目58项,初评通过率仅为21.5%。具体看不同的评审组、学科领域,差异甚大,在同个奖项中,不同评审组获奖率差值接近20%。
2017年,国务院曾发布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确定了定额定标的评审制度,一二等奖独立表决,一等奖落选不会降格参评二等奖。但这一制度,导致了不少原本很有希望获评二等奖的优秀项目因申报一等奖未果而遗憾落选。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2023年度科技奖提名制度中,采用了一等奖(可加选特等奖)、一等奖或二等奖、二等奖的等级填写模式,会使部分选择一等奖或二等奖的项目得票超过2/3,从而公示为一等奖。改变了2017年的定额定标评审制度,不再施行一二等奖独立表决,让落选的一等奖项目有机会降格参评二等奖。
尽管如此,根据往年惯例,在后续的评审中,至少还要有1/3的特等奖或一等奖项目面临降低或淘汰风险。此外,国家科技奖三大奖授奖总数规定不超过300项,也就是,说初评名单中仍有超过10项的成果可能最终落选。
近年来,针对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的调整,官方一直强调“提高质量、减少数量、优化结构、规范程序”。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作为我国科技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对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水平和成果给予的最高认可和嘉奖。
经历了两年停摆,本次三大奖的竞争难度前所未有。最终结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