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路问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28 阅读量:21
兰州理工大学大三学生王志龙,寒假回到家乡甘肃省灵台县,不仅带着“红领巾寒假爱心托管班”的孩子们开展研学活动,还与“河小青”志愿者共同参与“‘河’我一起·保护母亲河”的环保志愿服务,并在城市社区积极实践。这个寒假,王志龙过得既忙碌又充实,这都得益于团灵台县委组织的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感谢团县委能够给我们大学生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家乡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锻炼个人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这已经是王志龙第二次参与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两次实践,多个不同的岗位,让他真切体会到参与建设家乡的获得感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022年暑假,王志龙第一次参加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在灵台县什字镇人民政府城市建设部门,参与城建工作的跟进与资料核查,家乡泥泞的小路在自己见证下变成宽敞平坦的道路,让他对“建设家乡”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今年寒假,王志龙再次报名参与实践。设在3个社区“青年之家”、为期一周的2024年红领巾寒假托管班,吸引了辖区80余名少年儿童。王志龙和小伙伴作为任课老师,不仅开展了丰富的课堂教学与文化活动,还带领孩子们到灵台县科技馆、博物馆等地开展研学。短暂的红领巾寒假托管班结束后,王志龙又无缝衔接到城市社区参与相关工作。
“通过实践,我充分体会到了基层工作者的不易以及他们的重要性。”王志龙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就要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基层参与基础工作,在实践中培育自己的集体意识,长才干、作贡献。
浙江传媒学院大一学生张怡宁,通过学校和团灵台县委的宣传了解到“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岗前培训,她被分配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灵台县融媒体中心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让她开心的是,自己的第一次社会实践就参与到家乡春节联欢晚会的筹备中,“主要参与了新春特辑视频的拍摄、出镜,以及春晚节目的审核等工作”。
在经验丰富的前辈带领下,张怡宁体会到传媒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传媒从业者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大山的孩子’走出去又返回来,正是我们青年一代与养育我们的家乡一场激昂的双向奔赴。”
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引、为群众取号、维持大厅的秩序……身着青年志愿者红马甲的路渊博,在灵台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忙前忙后一上午。
从天津商业大学一名大三学生,到服务家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团灵台县委搭建的这一平台,让路渊博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听众”,聆听办事群众的声音,真正急他人所急,解他人所需。看似一件件小事,锻炼了路渊博的观察力、交流能力,懂得了“小事不小”,所有关于民生的事都是大事这些道理。
西安工程大学张敏在独店镇人民政府实践,通过与乡亲们交流,她了解到许多关于家乡历史、民俗和美食的知识,“这些文化的积淀和传承,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家乡的热爱”。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让黑龙江工程学院学生李帆赶上了独店镇张鳌坡针灸小镇“针艾同源·康养同行”第一届趣味运动会,从筹备到现场布置、组织开展……“真实感受到了基层干部情为民所系,为群众服务的初心和温情,更加明白了只有在实践中充实理论知识,厚植家国情怀,才能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大一学生姜雨阳是家乡“暖冬行动”志愿者中的一员,在灵台县汽车站为旅客提供车次信息咨询等服务。尽管天气寒冷,但她觉得,这对作为大学生的自己不仅是思想的升华,也是为家乡作贡献的机会。
“我们连续多年组织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2024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名人数达到100多人,比往年都多。”团灵台县委书记严凤丽介绍,“返家乡”参与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根据专业及个人意向,被分配到灵台县各个单位,此次岗前培训中,团灵台县委还特意邀请到县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向大学生讲解创业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