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讯

科学家精神如何融入科学教育?

来源: 路问教育 发布时间:2024-02-27 阅读量:18

报名、考试、学习咨询 / 免费预约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中国科学家精神,源于我国科技事业的伟大实践,历经一代代科学家的奋斗,如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等,孕育出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核心价值观,展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最近,中国科协与教育部共同推出了《“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其目标在于用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来引领青少年的成长,培育出更多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的年轻人才。在全球科技革命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将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科技创新人才至关重要,这也是扎实推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科学家精神如何融入?

一、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教育人文性的延伸

科学教育是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等内化到受教育者已有的知识体系的过程。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教育,既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也为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之态度责任提供了切入点。

1. 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心系祖国和人民,不畏艰难,无私奉献,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中华民族追寻科技力量的过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要把弘扬科学家精神融入中小学科学课程,分学段挖掘科学家精神中的爱国教育元素,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切实发挥社会导向的核心价值观、道德体系、主流思想观念等育人功能。

2. 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始终与科学家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和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党的领导下,老一辈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发扬奉献、协同精神,团结奋斗,创造了既有“两弹一星”等彪炳史册的战略性成就,也有服务民生的世界性成就。“两弹一星”的研制是一项规模庞大、技术复杂、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据统计,全国先后参加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工作的就有26个部委和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00多家工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团结奋斗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价值之所在,团结的力量来自于崇高价值的引领。从用手摇计算器完成原子弹的设计到今朝载人航天工程的成功实施,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家精神引领下,发扬奉献、协同精神,凝聚起磅礴的力量,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坚强保障。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教育,是开展奉献协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优质思政课程。

3. 树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要注重从我国科技发展实践成就和科学文化发展底蕴两个方面弘扬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学科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和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自信。

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我国科学家在党的领导下,孕育、淬炼和继承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深刻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许多领域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逐步到领跑的跨越。中国科学家在人类科技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方案,是自立自强的中国科学文化的鲜明写照。

中国科学家具有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其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这一突出特性闪耀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光辉,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面对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反思人与自然、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科学家精神对科学教育路径的反思

1. 培养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人才是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科学精神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追求真理的基本遵循,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科学家精神中的创新、求实既是对老一辈科学家坚持科学精神、团结奋斗的总结凝练,也是对科学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期望。把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教育,有利于科学精神教化与传承,是发展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创新人才、培育创新团队的最佳教案。

2. 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把科学家精神融入科学教育,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育科研经历进行剖析,探寻中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当今的科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从对科学的认识来反思科学教育的路径。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具有严谨逻辑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是关于科学知识、方法(过程)与社会建制的整体性教育。科学教育既要让学生形成对科学知识产生过程的认知,也要让学生理解与科学知识相关联的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建制化的理论体系,还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培育,只有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培养创新人才和具有人文情怀的国家建设者。

其次,从受教育者本身来反思科学教育的方法。从科学与教育的本质来说,科学的知识逻辑体系发展是无限的,而人类通过教育学习科学的能力却是有限的。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科学教育要符合人类的成长规律,才可能激发青少年持久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进而产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要从科学与教育的本质上反思科学教育应对慢(人的成长)与快(科技发展)、全(全体公民)与专(拔尖创新人才)的策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对高质量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强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3. 学风教育是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良好的学风是践行科学精神的重要保障和科技创新的基础,学风教育关系到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质量和水平。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营造良好学术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近期实施的《方案》将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学校的宣教行动进一步制度化。在科学教育中以弘扬科学家精神立根铸魂、成风化人,聚焦青少年、教师群体深入开展学风传承创建行动,以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教育相结合,常态化、长效化引领广大师生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实保障。

三、利用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主要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科研院所、科技类人物纪念馆和故居等设施建设,展示为科技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个人和团队的先进事迹。自2022年3月中国科协等七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来,已有287家单位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初步形成了“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体系格局。2023年5月,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指示精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推动科学教育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以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为平台开展科学教育,在中国科学家集体奋斗的真实情境中体会科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有助于创新教学方式,用活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实现思政课与科学课的融合,打造中国科学文化教育平台。

1. 优化教育基地的人文元素

教育基地主要依托科技馆、纪念馆和实验室等已有设施建设,拥有众多与科技相关的人文元素,很多教育基地展览展示了科学家成长、专项科技发展的故事。人文元素是教育基地的优势资源,也是展现中国科学文化魅力之所在。一是鼓励中小学校参与教育基地建设,结合科学家精神内涵与教育主题,分类梳理基地拥有的人文教育素材,打造“科学家故事众创空间”,发掘如科学史、社会(民生)科技议题、科学家成长传记等科技史元素。科学家成长传记展示了科学家的学习、科研、生活经历和对科学与社会的思考,要进行学理性梳理、分析和归纳,讲好、展示好中国科学家故事,既为广大青少年呈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独特的人文性,也为教师提供优质教学素材。二是加强教育基地整体服务与管理水平,中国科协等注重对各教育基地人文元素的分类整理与呈现,如以发生发展时间、科技类主题、学术进展等为分类轴,宏观统筹谋划所有教育基地的人文展示精品成果,系统讲述中国科技发展故事,诠释中国科技发展价值观,夯实中国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向青少年讲好中国科学故事。

2. 强化教育基地科学元素的多元呈现

教育基地是基于中国科技实践认知、理解科学全貌的平台,学生只有理解认识科学的本源及科学的边界等议题,才能更好地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一是用科学逻辑体系展示科学元素。教育基地要按照科学思维、学理化方法呈现教育基地所涵盖的科学元素,使学生了解科学是什么,反思科学的原理与方法论,理解科学是严谨的知识体系。二是诠释只有养成良好学风、坚持科学精神才能创新。教育基地中所展示的科技成就都来源于对科学精神的坚持,也是老一辈科学家优良学风的写照。良好的学风决定了创新发展的质量水平。只有坚持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才有可能实现创新发展。三是理解认识科学的边界问题。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作为真理具有相对性;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是无限的,但人类支配科学技术的能力是有限的;科技伦理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传递科技向善、增进人类福祉的科技发展价值观也应成为教育基地的重要功能。

3. 注重科学过程的完整展示

教育基地要关注科学家个人学术成长、科研团队协同参与以及相关国家发展背景历程的全面展示,创设真实情境,更好地呈现科学家精神形成过程,探寻开展科学教育的契机,不断优化科学教育课程。一是通过展示科学家个人学术成长过程,剖析其中的教育元素,呈现中国科学教育的进程,为当前科学教育提供借鉴与启发。二是梳理相关科研团队的成长过程,总结分析科研团队成长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家精神资源共建共享,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新手段,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教育学习,发挥教育基地的最大功能。

报名、考试、学习咨询 / 免费预约
我已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隐私政策》
英语培训
少儿英语培训 英语口语培训 新概念英语培训 剑桥英语培训 商务英语培训 PETS公共英语培训 出国前英语培训 英语四六级培训 成人英语培训
出国培训
雅思培训 托福培训 gmat培训 sat培训 gre培训 ap培训 alevel培训 act培训 aeas培训 ib培训 托业培训 pte培训
出国留学
国际课程 留学预科 欧洲留学 国际教育 新加坡留学 日本留学 美国留学 德国留学 韩国留学 澳洲留学 俄罗斯留学 加拿大留学 英国留学 西班牙留学 新西兰留学 意大利留学 法国留学 荷兰留学 瑞士留学 亚洲留学 香港留学 爱尔兰留学 马来西亚留学 音乐留学 艺术留学作品集培训
国际学校
国际小学 国际初中 国际高中
学历提升
考研培训 在职研究生 MBA培训 EMBA培训 MPA培训 MEM培训 MPAcc培训 成人高考 开放大学 自学考试 统招专升本
小语种培训
日语培训 意大利语培训 韩语培训 法语培训 德语培训 西班牙语培训 葡萄牙语培训 俄语培训
青少儿成长
儿童感统训练 学习能力培训 儿童注意力训练 儿童记忆力训练 儿童认知表达能力培训 儿童逻辑思维训练 儿童运动障碍训练 儿童语言发育障碍训练 儿童自闭症训练 儿童多动症训练 青少年心理辅导 青少年自信培训 亲子沟通培训 儿童情绪管理 家庭教育/家长培训 素质特长培训 少儿编程培训 夏令营
中小学辅导
幼小衔接 小学辅导 初中辅导 高一辅导 高二辅导 高三辅导 高三理综辅导 高三文综辅导 高考复读 艺考文化课辅导 高考辅导 高考单招 高中辅导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文体艺术培训
少儿体适能 足球培训 篮球培训 网球培训 羽毛球培训 瑜伽培训 瑜伽教练培训 形体训练 爵士舞培训 健身教练培训 美术培训 书法培训 声乐培训 模特培训
建筑工程
一级建造师 二级建造师 监理工程师 一级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 BIM项目管理师 公路检测工程师
消防安全
消防设施操作员 保安员培训 一级消防工程师 二级消防工程师 初级安全工程师 中级安全工程师 应急救援员培训
财会金融
会计培训 会计实操培训 证券从业资格 基金从业资格 银行从业资格 期货从业资格 经济师 注册会计师 初级会计师 中级会计师
职业资格
教师公开招聘 法律职业资格 社会工作者培训 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 职业资格考试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 碳排放管理师培训 教师资格证培训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 教师资格面试
医药健康
康复理疗师培训 执业药师 心理咨询师培训 护士资格证 女性保健培训 针灸培训 月嫂培训 推拿培训 催乳师培训 护理培训 健康管理师培训 养老护理员培训 育婴师培训 公共营养师培训
艺考培训
美术艺考培训 音乐艺考培训 播音主持艺考培训 影视表演艺考培训 舞蹈艺考培训 编导艺考培训 空乘艺考培训 书法艺考培训
餐饮培训
面点培训 小吃培训 厨师培训 烘焙培训 饮品培训 西点培训 甜品培训 咖啡师培训 西餐培训
少儿艺术培训
少儿口才培训 少儿模特培训 少儿围棋培训 少儿书法培训 少儿美术培训 少儿表演培训
计算机IT培训
编程培训 ug编程培训 plc编程培训 java培训 python培训 php培训 c语言培训 linux培训 软件设计培训 软件测试培训 软件工程师培训 网站开发培训 嵌入式开发培训 web前端培训 电脑培训
游戏动漫
游戏编程培训 原画培训 游戏策划培训 动漫培训 影视动漫培训 动画制作培训 影视制作培训 影视后期培训 视频剪辑培训 插画培训
网络营销培训
淘宝培训 新媒体营销培训 电商培训 seo培训 短视频培训 产品经理培训
设计培训
3dmax培训 效果图培训 平面设计培训 广告设计培训 美工培训 ui设计培训 网页设计培训 ps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
电工培训 摄影培训 证书大全
美容美发培训
化妆培训 美甲培训 美容培训 美发培训 纹绣培训 半永久培训 彩妆培训 皮肤管理培训 美睫师培训 形象设计培训
管理培训
拓展训练 企业管理培训 领导力培训 物业管理培训
职场提升培训
口才培训 当众讲话沟通培训 演讲培训 销售口才培训 礼仪培训 心理素质培训
工业和信息化技术
人工智能培训 大数据培训 云计算培训 物联网培训 区块链培训 网络安全培训 软件开发培训 虚拟现实培训 数字媒体培训 集成电路培训 通信技术培训 智能制造培训 工业机器人培训 智能网联汽车培训 碳中和碳达峰培训 其他
中考
中考资讯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政治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中考作文 中考试题 小升初
高考
高考资讯 大学及专业介绍 高校招生 高考作文 高考试题 高中英语 高中数学 高中语文 高考助考 高考备考 高考志愿填报
职业教育
中职 高职 单招 职教问答 职教热点 职教专业
百科知识
教育百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