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备的生物核心知识点之基本概念(二)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5.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6.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7.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过程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8.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相同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减数分裂过程发生联会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9.联会: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10.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3.遗传信息:DNA(或RNA)中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
14.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15.翻译: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16.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备注:终止密码除外)
17.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因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18.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9.人类遗传病:通常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0.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育种方法。
21.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Y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者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以便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变异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22.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3.基因的运载体: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的专门运输工具。
24.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25.基因频率:在某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26.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作一个物种。
27.生殖隔离:自然条件下,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种现象称为生殖隔离。
28.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29.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30.体液:体内含有大量的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3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32.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微粒的多少。
33.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3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35.兴奋: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6.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膜未受刺激时,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由于细胞膜内外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
38.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出现成杯状或球状的膨大部分,叫做突出小体。
39.突融:突触小体可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轴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40.神经递质: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后,与突触前膜融合,由突触前膜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就做神经递质。
41.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42.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0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这种调节方式称为体液调节。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43.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44.特异性免疫:又称为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指由某种抗原刺激免疫系统而引起的只针对该种抗原的防御作用。
45.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46.体液免疫: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
47.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
48.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症状。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49.自身免疫疾病: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50.植物数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教学点:17个 人气:195
教学点:17个 人气:162
教学点:17个 人气:125
教学点:17个 人气:104
教学点:17个 人气:91
教学点:17个 人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