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1)阅读课前“说明”,明确学史目的
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道德素养、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中阶段和社会生活培养优秀的毕业生。
(2)阅读课文目录,形成框架结构
历史课本采用章节体系编排,每个章节构成一个单元,展示特定的历史阶段,并呈现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经常阅读目录有助于我们从宏观上把握整本历史书籍的结构,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并且能够进行纵横对比,加深对历史的整体理解。新的历史课程以专题形式编写,阅读目录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该专题。
(3)阅读章节导言,把握背景线索
高中历史教材的章节导言主要介绍国内和国际背景以及主要线索。导言用高度概括和浓缩的语言来表达,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导言从宏观上了解该章或内容,并明确该章大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形成立体的时空观和系统的历史感。经常阅读导言还可以提高历史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4)阅读历史正文,夯实历史知识
每节正文通常包含1200-1300字,这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因此应该非常重视。每节正文都有相应的子目,阅读正文时应围绕这些子目,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和影响,并注意每节正文中历史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在高中学习中,尤其需要分析历史事件的动因和影响,理解历史表象背后的因果关系。阅读正文时应带着问题去研读,例如,在阅读关于战争的章节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英国要发动战争?林则徐为什么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英雄?****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课文的正文中找到。
(5)阅读小字、注释,拓展历史思维
每节课时中还包含大约1000字的小字部分,这部分内容通常是正文的说明、补充、拓展或分析。虽然小字不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它们能够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扩展我们的视野。一些小字涉及较高层次的理论分析,对我们高中生提高理性思维非常有帮助,例如《中国近代史》下册第9页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形成部分。一些注释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字意义,还介绍了一些学术观点,也值得一读,以激发思考和拓展思维。而且,小字和注释通常具有生动有趣的文字内容,能够引发我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6)阅读文献材料,提高研究能力
在高中历史课上,每节课会提供1至2条阅读材料,这样做不仅可以让我们直接感受历史,还能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帮助我们辨别真伪,从表面到深层次理解。例如,在洋务运动的内容中引用了曾国藩的一句话:“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通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我们能够认识到他办洋务是为了镇压人民起义,而“勤远略”只是掩盖真实目的的手段。在阅读这些材料时,我们不仅需要借助注释来消除文字障碍,还要结合课文了解材料的背景,并运用科学的理论对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以获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
(7)阅读历史地图,形成时空观
古人治史时常用“左图右史”的方法,而我们今天学习历史时更应该结合地图。在历史课本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地图,此外还有单独的历史地图册。在阅读历史叙述的同时,我们可以对照地图,使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以便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空间背景、动态过程和影响结果,从而形成深入、完整的空间观念。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中历史地图的考查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常常忽视了阅读和理解历史地图的重要性,这是我们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
(8)阅读历史图画、表格,提高观察力,想象力
在高中历史课中,每节课通常会包含4至6幅图画,此外还有大约20幅彩图和一些表格。这些图画涵盖了历史人物的插图、遗址图以及历史场景等内容。通过多读这些图画,我们可以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使得我们对新学到的历史知识有更直观、更立体、更丰富的理解。其中的许多图画还是艺术精品,它们也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9)阅读书后年表,理清历史线索
为了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我们需要经常阅读课后的大事年表,并且要牢记每个章节中重要事件的年代。只有掌握了年代,我们才能对复杂的历史有清晰的认识。学生常常感到记年代很困难,因此我们需要研究记忆方法,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教学点:17个 人气:193
教学点:17个 人气:158
教学点:17个 人气:123
教学点:17个 人气:102
教学点:17个 人气:88
教学点:17个 人气:87